最後更新於 2021-01-15
日本知名的神社寺廟非常多,北從北海道,南到沖繩,都有很多著名的神社寺廟。
大家去日本旅遊的話,也常會到神社寺廟參拜、買御守、繪馬留作紀念吧!
大家也可能依稀知道日本拜拜的地方有「神社」、也有「寺廟」,但卻不太清楚這兩種是一樣的嗎?還是有什麼差異呢?
就讓奶油來告訴你吧!

目錄
差異1. 參拜的神祇
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日本也是多元宗教的民族,主要信仰的宗教有「神道教」與「佛教」。
而這兩種宗教的差別,也引伸出「神社」與「寺廟」兩種類型。
猜到了嗎?「神社」是參拜神道教的神祇、「寺廟」是參拜佛教的神祇。
「神社」供奉的對象有很多種,天地萬物都可能有神社供奉,在神社工作的為神主、巫女。讓奶油印象最深刻的是,去京都嵐山旅遊的時候發現有個「御髮神社」,是全日本唯一的參拜頭髮的神社!因此也吸引了很多美髮科學生、美髮業者來參拜。
「寺廟」供奉的對象就是佛教相關的神祇了,可以捻香參拜,也會有和尚、尼姑、住持。

差異2. 一看入口就知道是神社還是寺廟
當你看到照片,或是親身走到神社或是寺廟的門口時,只需要一秒鐘就可以判斷出是神社還是寺廟了!
那就是──鳥居。有鳥居的話就是神社。

最受臺灣人受歡迎之一的神社──大阪的伏見稻荷大社,就是以千本鳥居為特色的神社。
就像第1點提到的,神社是神明住的地方,而鳥居就像大門一樣,是劃分神域與人域的界線。從鳥居進入之後,就進到神域的範圍,因此要保持著莊重的心態。
鳥居大多都是朱紅色的,但有些也有木造的、甚至是石造的哦!
關於鳥居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。有一說是源自日本古神話,太陽神躲到山洞裡讓世界都壟罩在黑暗中,眾神為了想辦法吸引太陽神出來,因此就在山洞前面插了木架並把雞放在上面,希望能透過響亮的雞鳴讓太陽神盡快出來。
接著你可以會問:為什麼是雞?還是鳥?不是「鳥」居嗎?
是雞哦~在日文中漢字「鳥」其實是雞的意思。因此常常吃串燒的時候都會看到「焼き鳥(やきとり)」就是串燒雞肉的意思。
因此,如果有看到鳥居,就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是神社啦!
差異3. 從名稱就能得知是神社還是寺廟
相信很多人也有發現,從名字就知道是神社還是寺廟啦~(甩髮)
神社的名稱多為:大神宮、神宮、宮、大社、神社、社。像是伏見稻禾大社、平安神宮、天滿宮。
寺廟的名稱多為:寺、院、庵、坊、大師,比較偏佛教的字語。像是淺草寺、平等院。

差異4. 神像
接下來就是神像!
到神社時,會發現神社參拜的地方可能只會有鏡子,沒有實際的神尊像。
那是因為神社是參拜天地萬物、神靈的關係,神社通常是沒有實體的神像。
而寺廟就跟臺灣的寺廟一樣,會有神尊像,如釋迦摩尼、如來、觀音等神尊像。
差異5. 參拜方式
很多日劇中都會有主角到神社參拜的時候都會有「2禮2拍1禮」的參拜流程,但千萬要注意的是,在寺廟中千萬不能拍手!
寺廟是捻香參拜的,跟台灣寺廟常見的參拜方式很雷同,可以插香、蠟燭到香爐中。
所以如果看到日劇中有出現拍手的橋段,也可以很肯定地說是在神社!
另外不論是在神社或是寺廟都會有手水舍、御首、繪馬哦,這些是兩者都有的。


以上5個就是奶油整理出最簡單區分神社和寺廟的方法,但不論是神社或是寺廟,其實日本人也沒有很斷定地說,平常只去神社或是只去寺廟。
像臺灣遊客到京都會旅遊時會去的八坂神社、清水寺,這兩間神社寺廟對日本人來說也同樣是很重要的。
只有一些特定的習俗會在神社或是寺廟,像是結婚通常都在神社、葬禮都在寺廟等等的風俗習慣。
了解神社和寺廟的差異,也能對日本的文化更了解,在日本旅遊的旅途中更有親切感 > <
喜歡奶油的文章的話,歡迎追蹤我的 IG!
我會透過 IG 分享日本新鮮事、日本酷東西
不會日文也能獲得國際觀💡 快來追蹤吧